【人物簡介】邱開玉,福建福鼎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民族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副主任。入選國家民委民族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麗水市首批“綠谷英才”、政協第五屆麗水市委員會智庫專家。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共青團中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課題。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篇,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麗水市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撰寫或參與的調研報告獲省、市、縣各級領導批示4項。榮獲浙江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麗水市直機關黨委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2023年教師節獲評“麗院之星”。
他高舉思想之旗,用科學理論凝心鑄魂;他醉心田野調查,借畬族文化筑共同體意識;他保持初心不變,以不懈努力求不斷進步。
老兵進階新秀,思想宣傳常新
“我既是宣傳思想文化的‘新秀’,也是宣傳思想文化的‘老兵’?!睆淖钤绲妮o導員到黨委組織部、黨委辦公室的黨務干部,再到民族學院副院長,邱老師一直做著立德樹人的思政建設工作。作為一名思政教師和黨務干部,他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他所作的一篇探討“讀書何用”問題的隨筆——《對不起,我的幸福不是你所理解的》在社會上備受關注,被浙江省共青團官方微博推送。
邱老師認為,宣傳思想文化的最大困難在于“文化自信”。他說:“自信就是對自身力量或者說對客體的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可和堅守。如果你對自己要宣傳的思想文化都不自信,你就沒有底氣讓別人相信,你就無法站穩思政講臺,你的宣講也必然是軟弱無力的?!彼?,邱老師始終保持“學習者”的姿態,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保持開放心態,學習他國優秀文化,以期達到“化異為和”“和而不同”的文化自信狀態。
汗水灑向田野,學術做在大地
邱老師是福建福鼎人,福鼎是畬族人口最為集聚的地區之一,有著很多畬族村。當提及自己為什么會研究畬族文化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邱老師笑著說:“我的很多同學、朋友都是畬族,所以我對畬族有一種‘親近感’?!痹诔砷L過程中,他經常從長輩的口中聽到一些關于這個古老民族的獨特神話和傳說,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夠有機會走近和了解他們。而民族學的田野調查法給了他探索的路徑,麗水有著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同時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麗水學院特有的“民族學”一流學科也為他提供了研究的平臺。
畬族政治文化研究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這兩者在內在邏輯上是相互關聯的,研究轉向也就水到渠成。邱老師的研究領域,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新時代民族工作要求,是個人選擇、現實需要和國家要求的結合。
“我們都在‘田野’或者‘劇場’之中,既是觀察者也是角色扮演者?!鼻窭蠋熡X得民族學相對其他學術研究而言沒有那么“枯燥”,因為它可以出去田野調查:到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群,觀察不同的自然景觀,體驗不同的鄉土風情。近幾年,邱老師和課題組成員先后前往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多個省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和民族鄉村進行田野調查或實地調研。在這過程中,邱老師接觸到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群體朋友,有政府官員、基層干部、傳統手工藝人、普通村民,這些人都是他的觀察對象,也成為了他要書寫的對象,出現在他的文字中。
學涯逆旅行舟,依然笑作春溫
邱老師在社科領域收獲了不少成果和榮譽,這與他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樂于交流、勤于探究的研究精神是分不開的?!拔乙恢毕胱龅囊患虑榫褪菍屪宓膫鹘y文化與現代文明進行接續,在現代學術的語境中系統地建構畬族文化。這條路很漫長,需要前輩的指引,也需要伙伴的支持……”他是個樂觀向上的人,“人是一直在路上的,此刻的終點,是下一刻的起點。摘一朵陽光放在頭頂,我將欣賞這沿途所有美妙的風光。感謝與我結伴而行的每一個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边@是他在碩士學位畢業論文“致謝”里寫的最后一段話,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生活態度。
“我還是想說學術研究是很枯燥的,但學習是很‘酷’的,因為它很公平,你的努力和付出往往會有回報,它或許會慢慢沉淀下來成為你前行的墊腳石,或許就像梵高先生頭頂上點燃的那根蠟燭,自己看不到它,但能享受它微弱但溫暖的燭光?!痹谇窭蠋熆磥?,“綠谷英才”和其它所獲得的榮譽是一樣的,是這一路上可能邂逅的鮮花和掌聲,它可以點綴旅途,但指引他繼續前行的依然是路標。因此,他覺得不必太在意得失,保持初心,勇毅前行。
記者手扎:他是新時代的追夢人,高舉思想旗幟,有對科學精神的追求與崇尚,也有人文情懷的涵養與修為;他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長、映照初心,擔負新使命、奮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