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為期3年的麗水市“綠谷名校長、名教師工程”(以下簡稱“綠谷雙名工程”)結業儀式在我校音樂廳舉行,校長李俊杰,麗水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麗水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范壽仁等出席結業儀式。
李俊杰在介紹了學校近年的發展情況后指出,“綠谷雙名工程”是麗水師資隊伍領軍人才科學化、規?;?、制度化培養的一次實踐探索,也是麗水教育提質行動計劃的重要任務,更是未來麗水教育現代化的動力引擎,這對麗水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對麗水打造全國革命老區教育樣板、確保與全省同步實現教育現代化來說意義重大,對麗水名校長、名教師成長來說意義重大。學校有機會承擔“綠谷雙名工程”,是麗水教育系統對麗水學院的充分信任。作為麗水人民自己的大學,為麗水人民服務是麗水學院的辦學使命。學校正錨定奮斗目標,保持戰略定力,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總牽引,一體推進人才、教學、科研、平臺建設、辦學保障等工作,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地方水平,努力辦一所“讓麗院師生更自豪、讓麗水人民更滿意”的大學,為奮力書寫建設服務綠色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新篇章而努力。他希望,麗水教育系統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麗水學院發展,學校將不遺余力地為麗水人民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保障,為麗水市建設浙西南中心城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和全面建設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麗水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與科技支撐。
范壽仁在致辭時首先感謝我校對“綠谷雙名工程”的重視,各縣市區教育局在背后的默默奉獻,全市校長對培訓項目的支持以及學員們的積極參。他認為,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對教育價值的正確認識,教師首先要站穩講臺,對學生充滿著愛,對學校、對教育事業充滿著愛,作為名師、名校長最重要的是熱愛學生。他希望,所有參訓學員要更好發揮作用,培訓只是一段學習的結束,新的教育教學生活即將開啟,學員們要總結三年所思及啟示,然后將其用于新的教育教學,發揮更大作用。期待教師教育學院更好地對本輪“綠谷雙名工程”作一次總結,與教研院、教育局人事處和各縣市區教育局作更好地對接,更多聽聽校長和老師們的意見,能夠把下一輪的培訓做得更好。
結業儀式上,“綠谷雙名工程”領導小組組長、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潘巧明作了《“綠谷雙名工程”項目總結報告》。報告指出,“綠谷雙名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促進麗水教育提質的重要舉措,學校不負重托,全力以赴,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綠谷雙名工程”工作團隊克服疫情突發不利因素影響,攻堅克難、不折不扣圓滿完成了各項培養任務,做到了培養對象長足進步、項目管理不斷創新;“綠谷雙名工程”即將升級為“浙麗雙名工程”,學校將全面總結,積極爭取繼續為麗水市名校長、名教師成長提供更好的全天候服務,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努力改善服務質量。









結業典禮上,68位優秀學員和10位優秀管理人員登臺領獎。5位優秀學員代表發言,2位優秀管理人員代表發言。
結業儀式開始前,麗水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朱葉青,麗水市教育局四級調研員、人事處處長葉旭華等與各縣市區教育局分管領導、“綠谷雙名工程”學員代表和項目承擔方在求是樓五樓會議室召開了座談會,深入分析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成就及下階段改進措施。全體學員分班級開展結業交流座談活動。
據悉,“綠谷雙名工程”自2019年12月27日實施以來,336位培養對象參與“綠谷雙名工程”培養,其中名校長102位、名教師234位。統計數據顯示,三年培養期內,近50%的培養對象實現了個人進階,71.47%的培養對象成長成為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教學名家等“綠谷名教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8位培養對象晉級成為市教學(德育)名師,12位培養對象晉級成為市教學(德育)名家,4位培養對象晉升正高級教師職稱,9位培養對象晉升浙江省特級教師,18位培養對象取得其他省級及以上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實現了“幫助綠谷雙名工程培養對象成長成才”的培養工程初心,完成了“綠谷雙名工程”的階段性使命。培養對象對“綠谷雙名工程”整體評價滿意或非常滿意比例為80.41%,其中78.35%的培養對象認為“綠谷雙名工程”對個人成長滿意或非常滿意,許多培養對象希望繼續接受二期培養。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來麗水參加“教育賦能·共富先行”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論壇期間,了解了“綠谷雙名工程”。他認為,麗水市的名教師、名校長培養活動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對浙西南革命老區山區教師成長是一個新的嘗試和突破,對全國山區教師培養有著很好的借鑒價值。
【責編:唐蓓芳;二校:何蕾;終審: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