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傅長榮,1970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工學院教授,浙西南地質災害防治研究所所長,麗水市智慧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浙西南BIM實驗中心、山區地質災害智能監測與治理實驗中心負責人。
全省知名交通工程專家,國家一級建造師、試驗檢測工程師,注冊安全師。先后從事過林業工程、交通工程(建、管、養)工作,發表論文15篇,出版專著1部,擁有專利16項;主持省廳級科研項目5項,主編地方標準4項。傅教授緊盯交通工程技術前沿,與麗水交通部門聯合攻關,主持委托項目20余項,總經費超過600萬元,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全市各類交通工程。獲全省交通“十大工程建設設計”專家、全省“美麗公路人”稱號,2016年、2020年連續兩屆入選麗水市人大立法專家,2018年榮獲“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3年教師節獲評“麗院之星”。
在麗水交通界有一句話:“有難題,找‘老傅’——學院的傅教授,準沒錯……”傅長榮是名不虛傳的“工程醫生”,他在交通工程領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仍保持著對工程技術無比的熱愛和癡心;博學多才,是工程屆的多面手,走在交通工程技術前沿,不斷地探索交通科技的深層領域。其專著《公路竣工資料通病分析與處理》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主編省級地方標準《公路隧道照明節能控制系統應用技術規程》為省內首部該領域標準。
他是全市交通系統首位獲得正高職稱的專家,自2016年來到麗水學院工作后,傅長榮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充當校企合作的橋梁,是我??苿摵蜕鐣?/span>服務的標兵。
心系地質災情,科技防災——守護國家安全
傅教授積極參與災后救援工作,目睹了2015年蓮都區里東村山體滑坡和2016年遂昌縣蘇村山體滑坡的慘狀,親眼所見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破壞,這些災難深深觸動了他。對我市地質災害頻發的現狀,他決心做一些事來改變,通過針對性的研究以求降低災害的影響。
2017年,他促成我校與省第七地質大隊的戰略合作,共同創立了名為“浙西南地質災害防治研究所”的機構,并擔任所長一職。通過成功申請中央財政項目——“山區地質災害智能監測與治理實驗中心”,他建成了我市唯一的地質災害實驗室,引進了6名博士,組建專項研究團隊,并連續申報多項課題。其中包括主持完成了2018年市重點研發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山體滑坡智能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究和應用”,這一大手筆使麗水學院在地質災害防范研究領域邁出新步伐、跑進新賽道,也得到了麗水市領導的高度肯定。
緊扣時代脈博,建筑創新——助推麗水發展
2018年,傅教授察覺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我市的滯后,于是他促成學校與浙江佳途勘測設計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浙西南BIM實驗中心,任中心主任。他提出系列BIM服務,首次召開全市BIM技術論壇,將我校成功列入國家BIM培訓基地。五年來,他為我市培養了五百多名BIM人才,同時參與《建筑信息模型(BIM)交付標準》的編制工作,推動我市BIM技術的標準化,引領麗水BIM技術追趕上全省發展的步伐。
2020年,他參與麗水市未來建筑智慧小鎮建設,成立麗水市智慧建筑科學研究院并擔任院長。傅教授在工程先進材料、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筑等方面帶頭攻關,他的舉措為地方政府未來建筑發展戰略提供強大的技術和智力支持。
服務地方交通,暢行無憂——彰顯麗院之干
傅教授將建強交通視為自己的根基,始終扎根于交通、服務于交通。近年來,他主持了云景高速、330國道改建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安全專項方案論證、質量管理和咨詢。2021年,他完成大型調研報告《麗水市建設高水平“四好農村公路”研究》獲得市政府領導肯定;還參與了全市公路信息化建設,帶領團隊開發了“麗水市農村公路智能化管理平臺”,目前已向全市推廣使用。
他聯合全市交通部門,深入開展公路技術研究,先后主持省市公路行政部門以及各類國企委托的20余項橫向項目,項目總經費超過600萬元;在公路隧道系列技術、橋梁加固技術方面,尤其是隧道照明和通風控制系列課題研究方面,他有獨到的科研成果。此外,傅教授還帶領團隊,制訂了省地標《公路隧道照明節能控制系統應用技術規程》,使得我市公路隧道節能技術始終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傅長榮教授是新時期我校在工程建設賽道服務地方的領雁先鋒,答好“麗院之問”,強化服務麗水實效的典型代表。在科教之余,他還擔任多個社會兼職,如省交通工程建設專家、市應急管理專家、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專家、市人才聯合會工程專委會成員、市公路學會的副秘書長。
記者手札:他深耕細作、為人謙虛,待人熱情,在學術上嚴謹進取,在工作上負責擔當,享有良好的聲譽,并深受業界尊重,無疑是我校值得敬佩的優秀教師。